电化学能源消防安全联合创新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 2025年度第一批开放课题申请公告
来源:新源智储
发布日期:2025-01-26
字号

一、实验室介绍

“电化学能源消防安全联合创新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于20248月获批创建,该实验室是国家部委面向电化学储能全过程安全技术研究和实战应用而设立的全国首个大型专业实验室。实验室牵头单位为新源智储能源发展(北京)有限公司,依托单位包括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实验室面向应急管理实战需求,定位于突破电化学能源示范与规模化应用过程中的本质安全控制、风险感知识别、监测预警预报、火灾防控、应急处置救援等行业瓶颈,打造电化学能源消防安全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致力于通过开发电化学能源消防安全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建立应急预案与标准规范,服务应急消防救援全链条,从基础研发、技术引领、人才培养、产业输出与服务体系等方面,支持电化学能源领域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电化学能源消防与应急救援产业创新发展。

实验室设置开放课题旨在充分利用和共享科学研究条件,吸引和资助国内外优秀科研人员,活跃学术氛围,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而提升实验室自身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实验室通过设立开放课题开展电化学能源消防安全前沿技术攻关,支持前瞻性、探索性科研项目、重要创新性项目研究、集中攻克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优先支持能够产出新产品的课题方向。经管理委员会研究并征求学术委员会成员意见,第一批开放课题研究方向见“二、拟资助研究方向”。在项目立项过程中将择优遴选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诚邀各团队提出切合实验室定位和研究方向的项目建议,择优予以资助。

二、拟资助研究方向

(一)研究方向一:电化学能源存储单元致灾机理与安全风险防控理论

1)构建热失控条件下、实际运行场景中多维特征量在不同环境中的演变分析理论模型,探究热失控从孕育到爆发的全过程特征量触发机制与扩散演变规律;

2)建立可燃气体在电化学能源系统和存储环境中传播和积累的数学模型,研究可燃气体释放和扩散机理,探讨不同浓度的气体混合物在特定条件下的爆炸极限和点火概率;

3)研发电化学能源热安全风险数值仿真工具,建立电化学能源火灾爆炸灾害场景的数字孪生系统;

4)与该研究方向相关的其他技术。

(二)研究方向二:高安全性电化学储能技术与装备

1)研究以阻燃/不燃电解液、安全隔膜等为代表的本质安全关键材料和技术,以及全固态电解质、高熵电解液等下一代高安全电化学储能电池材料等新技术;

2)研究匹配本质安全关键材料的电极结构设计制备与电池单体设计技术,研究适配本质安全电池单体的高效模组结构及电池簇构件设计与优化技术;

3)研发本质安全兆瓦级电化学储能系统集成技术与装备,研制本质安全电池模组、电池簇及储能舱等系统及装备;

4)研究高能量密度电化学储能系统安全性测试评价技术与方法;

5)与该研究方向相关的其他技术。

(三)研究方向三:电化学能源热失控抑制技术

1)研究电化学能源存储单元各位置热失控蔓延的关键参数演变规律,建立热失控在电池单体间传递规律和触发边界特性;

2)研发模组内电池单体间新型“高效热绝缘—相变吸热—热响应抑爆”多功能隔热材料;

3)开发具备“快速高效冷却—气体消纳抑爆”的多功能火灾抑制药剂、全浸没式消防冷却液等关键材料;

4)研发热失控抑制系统与电化学能源管理系统联动技术;

5)与该研究方向相关的其他技术。

(四)研究方向四:电化学能源火灾风险监测预警技术

1)研究电化学能源全时序失效成因及原位传感探测方法,构建电化学能源火灾多参量融合预警模型;

2)研究适用于电化学能源运行工况特点与火灾探测预警需求的多维传感模块及其集成工艺和空间部署方案;

3)开发具备分层级故障辨识和高精度定位功能的新型火灾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4)与该研究方向相关的其他技术。

三、申请要求

1.课题申请人应有固定的工作单位,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不支持以个人名义提出的课题申请。

2.申请项目须与实验室各研究方向下的关键技术紧密相关或对实验室创新发展起到良好促进作用,项目名称及研究内容自定。

3.开放课题申请由实验室组织评审,评审结果经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审定后,报实验室主任批准执行。获得资助的课题须严格按照《电化学能源消防安全联合创新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规定(试行)》(见附件1)的要求执行。

4.支持联合申报同一个课题,但原则上联合申报单位数量不超过2家;不支持获得资助的课题将研究内容再外委给第三方。

5.同一个研究团队本次最多只能申请一个课题。

6.所申报课题经费估算应合理,经费使用应严格按照规定科目支出,确保专款专用;鼓励项目申报团队来实验室开展课题研究,课题执行期间申报团队骨干人员来实验室现场交流不少于2次;课题经费只支持课题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必要成本性支出,不得用于购置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劳务费方面只能列支临时人员人工费,不得列支专职研究人员人工费。课题结题时需课题承担单位出具课题合同经费执行率≥90%的经费决算报告(需加盖承担单位财务部门公章)。

7.有意申报的研究团队应按规定格式编写《电化学能源消防安全联合创新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模板见附件2),电子版(Word格式及PDF扫描件)发给实验室联系人。

四、课题实施要求

1.开放课题实施过程中,原则上不得随意更改任务书中的研究内容、目标及考核指标。

2.开放课题负责人应在执行期达到中期里程碑节点后,向实验室提交课题进展报告并作现场交流汇报。

3.执行期满后1个月内填写开放课题结题报告,并报实验室组织验收,验收一般采会议评审形式。

4.发表由开放课题资助的论文、论著等研究成果时,应注明研究成果系本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且实验室为主要完成单位;申请的发明专利及软著的申请人,应有且仅有课题合同甲乙双方单位;课题产出的新材料、新产品等成果的所有权归甲乙双方单位共有。

5.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经费分两次下拨,每次拨付比例50%。课题提交中期进展报告后,根据课题进展情况,决定下次经费下拨的时间和额度。

五、受理时间及方式

1.自本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接受课题申请,截止日期为202522817:00

2.课题申请书要求提交纸质文件(一式三份)且在封面盖法人单位章,在截止日期前(以邮戳为准)邮寄至:北京市房山区弘安路87号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26号楼,联系人:靳文涛,13811012735,同时将盖章扫描件电子版发送至:EES-KeyLab@cpes.co。课题申请书纸质版与电子版应保持一致。

六、资助额度及课题周期

1.每个课题经费资助额度为10万元30万元,视课题具体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而定。每个研究方向拟资助课题不超过2个。

2.课题研究周期原则上为12个月以内。

七、实验室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丹/靳文涛;

联系电话:13659469242/13811012735

邮箱:EES-KeyLab@cpes.co。


附件1 电化学能源消防安全联合创新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规定.pdf

附件2 电化学能源消防安全联合创新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模板).pdf